大枣饽饽

2017-02-28 13:04悦读文网

大枣饽饽,是春节最典型、最有代表性的面食。虽然不如水饺、面条可口,却是春节重要的物化象征、物化形象;也是农家节日精神、希望、祈愿的综合体现。表达了乡亲们过大年的欢乐与幸福的主旋律。因此,过年蒸枣饽饽绝对是必不可少,乡民把一年的辛劳血汗和对来年的祈愿希望,都一起凝聚到大枣饽饽上。

一进入腊月,母亲就格外忙碌,全是为筹备大年。这之前,赶大集,东奔西跑采买、办弄,到供销社割布,怎么地也得尽力为全家每人做一套新衣服。还买些鱼干、点心,糖果等杂七杂八的食物、用品。到腊八,过年的节奏开始加速;特别是农历二十三过小年起,天天都有大事体、忙得不可开交:扫房子、磨豆腐、炖猪肉、烀猪头、蒸饽饽、发年糕;在墙上贴年画、用油光纸新裱木头棂窗户、贴窗花;换新炕席;家里家外贴的贴糊的糊、屋子装扮得新蹭蹭的……

过大年,家家户户都要蒸大枣饽饽。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老规矩。一般一家要蒸好几锅才够,出门、招待来客等要吃用。但蒸饽饽的具体数量,则各各不同。富裕户办弄许多,叫全家过年吃个够;困难人家就一省再省,算计着凑合待客够用就行了。所以,许多人家,过年也可能吃不上或吃不够大枣饽饽。家口大整壮劳力多的,饭量大不够吃,就得把小麦卖了,换成廉价的粗杂粮来吃,以减缓挨饿的程度。否则,就得饿着肚皮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。那时没有计划生育,农村普遍家口比较大,多的两代人有十三四口。

大枣亦然。较富裕家庭,会买又大又好的大红枣,而且囫囵个枣用在饽饽上;一般家庭花不起这个钱,就用一般的廉价枣,且一个枣切成两半到四半用,能省点钱;而有一部分贫苦家庭,根本舍不得买大枣,就用麦面调湿擀成厚面膜,像擀面条差不多,用刀切成四棱条、截断、再染成红色,充当红枣插进饽饽的鼻眼里。

蒸饽饽这几天,我家炕上是发面的大盆、搜面蒸饽饽的大面板;做好的饽饽摆上高粱秸盖簾,也放在热炕头上“醒”着,一簾又一簾,上面罩一层纱布,防止小虫、受凉或风晾干硬;盖簾不够了,就用纱布铺到炕上,再把垫着苞米叶的饽饽放上去。反正,满家满炕是饽饽、面盆。面板上,姐姐和妈妈呢?还在搜面、团着饽饽,浑身沾着白花花的面粉,不仅双手,鼻子脸上也是。炕头成天烧得滚烫!坐上去都烫屁股。

姐姐和妈妈一起忙碌。我们贪玩好奇,有时也插手掺合进去,和妈妈要一小块面捏着玩,或捏成个什么小动物、小玩艺。活没干,却弄得满身满脸白花花的。有时,用饽饽戳,蘸上水红靛盖到脸上、手上或额头上。后来长大一些,主动帮妈妈搜面。妈妈正好累得要命,巴不得有人帮一把呢!我一个半大小子浑身有使不完的劲,正愁得无处挥霍。

搜完了,每每总是得到妈妈表扬:长大了!还是你有劲!搜的面真好真软和!我搜的面老是硬,没有劲揉不动!当时,还不懂为父母减轻负担,帮着搜面是出于新奇贪玩心理,并非热爱劳动,所以算不上帮。同样是搜面,我做是玩,母亲干就是负担;我并非真诚的帮助,反而受到表扬,既劳动光荣,又白赚玩耍。可谓一举三得。

饽饽终于醒好了,母亲一个个郑重地装进锅里。这场景、动作简直就是农家神圣的仪式,像敬宠小宝宝一样,呵护着大饽饽。一锅饽饽白花花的,个个丰盈、饱满、圆润。个个都是喜庆、圆满的祝愿。我接着开始在灶里生火,我从小当“火头军”;为胶东大锅台烧火,奉献了业余时间里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。故至今对大锅灶有着深厚的感情。

不久,锅水开始沸腾,锅边呲呲冒出热气,就像蒸汽机车要开动似的。

新的一年、新的春天,就要启动、出发了!

白雾缭绕攀升,堂间渐渐充满白白的热气。雾气温暖了贫苦寒舍的冬天,云海般漂浮、荡漾着无穷欢乐!携带了无限的祝福,宣泄出浓浓的年味。

外面是冰天雪地。尽管开着门窗,家里还是满满的雾霾蒸腾。置身于温暖弥漫的热气中,只觉得满满的全是吉祥与快活!不由深深陶醉,心里热烘烘的、充满温馨与幸福感!这场景、氛围,迷人极了!

一家人就在这白雾氤氲中满地忙碌、各间屋里来回晃动;个个影影绰绰、笑脸盈盈、闲聊夹带着嬉笑;姐姐边忙碌边快活地哼着甜歌、电影插曲……

呵!这就是春节!过大年!多美的农家流水日子啊!

生活多美好!人生真幸福!这就是过年赐予的感动。

蒸大枣饽饽,是胶东人忙年的大事情。完全可以说,有大枣饽饽才算过年!

蒸大枣饽饽的同时,还要蒸一些别的干粮。如圣虫,桃子,莲子,面鱼儿,豆饽饽,菜包子,发糕等。上述各种干粮都有其吉意、说道。比如,面鱼儿象征着“年年有余”;莲子,代表连年吉祥、子孙发福;圣虫,取其同音“剩”“生”之意,寓意能生出不竭的粮面,有剩饭剩粮、衣食富足,圣虫放在面缸、粮囤里供奉着,祈求她的再造和恩赐。发糕,是用专门的细玉米面发酵蒸糕,寓意日子“年年高(糕)”、幸福美满。

大枣饽饽出锅以后,有的会裂开口子,我们烟台人会说饽饽笑了。寓意新的一年,合家幸福、笑口常开!民间还有一些说辞:“一锅蒸得饽饽白,来年是个丰收年;二锅蒸得饽饽笑,大人孩子笑得甜;三锅蒸得六畜旺,牛羊成群猪满圈”。

那时候,农家蒸饽饽是不用引子的。也没处买引子。而是用土法先打“酵(jiao)子”,再调(和)面,戗面,发面;等面开了,再搜面、蒸饽饽。工序复杂、费时费力,但是好吃。比现在的引子发面,多出麦子的纯粹浓郁的清香。这种工艺工序,现在民间还有部分残留。

有时邻里之间,还互相帮助;今天你家蒸饽饽、我去帮忙,明天我蒸饽饽你也来搭把手。伙家边忙活边闲聊,嘻嘻哈哈热热闹闹,预热着春节的喜庆气氛、场景。

过年蒸大枣饽饽,按农家的规矩,要专门蒸一个特大号饽饽,母亲称之为团圆饽饽,又大又圆,直径约有一尺多!像满锅饽饽的大王,可能是想叫她当饽饽的杰出代表?法人?或是著名发言人?出锅以后,趁热盖上红红的喜戳,母亲双手捧着到院子里,端着饽饽向上天祈求:老天爷,保佑我全家享福、发财,没病没灾,来年有个好年景。

一般人家,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,还会把大枣饽饽和其他点心、水果等,摆上供桌,敬拜祖上或奉献给祖先。

这些饽饽,是不舍得敞开吃的。大年三十和初一吃几顿,其余的留着正月上桌待客。小一点的枣饽饽,桃子和莲子等出门用。正月客来完了,亲戚也走遍了,如果还有剩下的饽饽、莲子,才舍得吃一些;还不能吃光,得留几个过二月二,二月二虽然不是大节,也是需要有饽饽上桌,这是民间传统、老讲究;又不能专门为二月二蒸饽饽,别说没有那么多麦子,即使有也舍不得,所以必须预留出来;放在泥缸或人工自造的糊纸缸里面,过二月二才舍得吃完。

常常是,饽饽存放得长绿毛了,也不舍得扔掉,母亲用手揭掉饽饽皮,熥熥照样吃。我们都吃得很香呢!贫苦的日子,哪里还顾得上菌毒、营养?只要不是毒药、能填饱肚子的,都是好饭菜!

现在城市,过年很少有人自己费事巴力蒸饽饽了,有专业公司做的现成的大枣饽饽。农村,一般还是舍不得花这份钱。只要能自己出力做的,就不会多花一分钱。毕竟,买饽饽终究还是贵。城市人讲的是“消费”,如何花钱、轻松、省事,享受生活;农民讲究的却是“过日子”,自己有面粉和浑身使不完的劲,辛苦点,能省一点是一点。

农村过年蒸饽饽,最有讲究了。

在农家心里,一锅好饽饽,兆示着全家有一年的好光景,所以,对其寄予满满的希冀与盼望。饽饽蒸好了,才有一年好日子;蒸坏了呢?自然反之。所以,农家满心的希望,都押在这上面。蒸饽饽这几天,就怕揭锅的瞬间“出情况”,所以始终背着个包袱。特别是,若自己觉得时运不好的年头儿,就更加担心。

因此,关键时刻是在——揭锅时!格外地紧张不安,提心吊胆。就像艺术体操队员,赛后在焦虑地等待评委裁决打分一般忐忑。

终于,饽饽熟了。母亲开锅一看,福福态态、全全美美的一锅大枣饽饽,悬在半空的心,这才放下来。母亲长长地舒一口气,轻松开心地笑了。她站在锅边,看来看去喜笑颜开,简直舍不得离开,可欢气了。面向饽饽一个劲说好,边说边频频转头朝我们笑。

有时,有的饽饽裂嘴笑了,锅灶前的母亲更是高兴,便和饽饽一块儿笑。只听母亲一遍一遍地说:笑了笑了!看看、看看,饽饽都笑了!哈哈哈,心里那个美啊!

许多人并不懂得、不能深刻理解,这些话、这个笑的重大意义与沉重的分量!

然而,若是一锅里有饽饽长得不好,比如形状变异、不圆了、变色了、不白了,黄瘪瘪的,或形状瘪下去。坏了!农家的心里啊,不知有多难受、多惶恐。接下来的一年里,这家往往会发生一些“事情”,当然不是什么好事。

农家日子,本来就可怜巴巴、苦叽叽的。乡亲们始终挣扎在社会生活的最底层,苦得不能再苦。这些邪乎荒诞事体再来凑热闹,老百姓哪里受得了啊!每年过年,村里都会有几个此类怪异现象发生。大家便互相传话、议论、叹息,说谁谁家蒸饽饽如何如何。一家人就过不好这个年,而且可能整个一年也过不好。这些都是多少年里,乡亲们从生活中逐渐体验出来的征兆。

父母亲疾病较重那些年,时气头差极了,一直病病儿,厄运接连不断!简直喝口水也塞牙缝。年年饽饽蒸不好。有几年蒸饽饽,母亲一掀锅,眼睁睁看着一个大饽饽咝咝缩下去,像撒气的气球,几秒钟工夫塌成一个灰不溜秋的小面块,色也变黄。要么,揭锅一看,几个饽饽满脸麻子,像遭遇了暴雨、冰雹!母亲脸色一下子就灰了、暗了。母亲的心情、思想包袱之重可想而知。

我隐约听见,母亲心碎的巨响!

病弱中的母亲,望着满锅饽饽像遭了自然灾害的庄稼地,闷闷不乐、失魂落魄,为这一年的苦日子发愁。童少的我们,站一边看在眼里、闷在心头。心里不知有多难过!既为苦愁的母亲担忧,又偏偏帮不上母亲!束手无策、又无可奈何,便苦上加愁!

自然,这时全家人都很不爽,年也过得抑郁寡欢,怕新一年再有什么灾祸。嘴上都不说,心里嘀咕着,却不是滋味。便只能各怀心思、低头弓腰继续熬日子。

可能,有些人觉得这是封建迷信。我从这些“迷信”言行里,读到的却是,可怜的乡亲、不幸的命运。由此出发,当你设身处地站在农家的地位立场,才能非常心痛地触摸到农家的苦难命运,乡民那颗苦难中默默忍受、苦苦挣扎而又善良可爱脆弱的心!真正深刻地理解,乡民在没有这些怪诞现象时,那种快乐与满足是何等磊落阳光、纯粹坦荡、难能可贵;那每一抹笑容、每一声笑音,都是那么令人慰藉而又心疼。在这苦与乐之中,蕴涵了乡民多么大多沉重的、对于美好新生活的希冀、期待与热望!

【作者:山东烟台 尹宪辉】

推荐阅读

柬埔寨散记(之一)
知道柬埔寨是在上中学时从地理课上知道的,但那时只知道柬埔寨是东...
欢乐在草原
一日阴,一日晴。一日骄阳火,一日阴雨冷。北京写作学会组织的坝上...
龙门石窟游
古都洛阳,既有丰富的人文景观,也有美丽的自然景观。号称“洛阳三...
心灵的升华――记一次主
2019年7月16日下午一点半,一辆满载53名党员的大客车,从...
太阳出来喜洋洋
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,一大早,七十岁的老头我,白衬衫、黑裤子、黑...
咀嚼节日的味道
发表在2019年3月1日的《舟山晚报》 元宵节一过,年就算全部过完了。...